這輛2011年TCR ISP比賽車很好騎,使用了約二年半,性能一直令人滿意。Giant公司到今年為止,ISP車架已經改款多次,其中包括2012和2016年二次大改。2017算是2016的修正版,新車剛剛推出,有人訂車之後反悔,拿車架出來單賣,我看價格不錯,就決定買下來自行組裝。
這支Giant第一級公路車架歷經二次大改,每次號稱減重100克以上,照理說2017年車架應該很輕。吊上磅秤,S車架包含座管頭,在座管裁短後,2017年車架約900克,而2011年車架約1100克,差距200克左右,只比原廠宣稱的數據小一些。
新車組裝時,決定保持十速系統(我的公路車都是十速系統),選用過季的Shimano 7900一級套件,最初組好時全車6.15公斤(含6800卡踏)。試著進行輕量化,在避免爆預算的前提之下,希望能夠壓在6公斤以下。第一次使用的碳纖維材質彎把(-87克)是車友贊助交換的K-force,基本款OD2龍頭改換鈦螺絲(-8克),輪組搭配輕薄的鈦快拆(-23克),車架不諧調黃藍塗裝刮除一色(-35克,留下螢光黃),更換較輕的百元把帶(-10克),最後裝上Shimano最新款PD-9100卡踏(-25克,花費最多)。再次吊上磅秤,全車重量來到5.95公斤,算是剛好達成目標。(註)
我的2011與2017二車重量相差400克左右,車架幾何幾乎一樣,騎起來路感卻不太一樣,可能因為管徑大小不同,感覺2011粗管騎起來比較舒適,而2017細管似乎強度較高。二輛車到店裡鋸短前叉上管,老闆有感覺,說2017年的碳纖上管較硬,車架管材應該也是類似情況。
相隔六年的車架有無差別?新款性能到底提升多少?這正是本篇探討的主題。實際進行測時,二車分別裝上相同輪組,大盤都是7950 袖珍盤172.5腿長,路線是惇敘到前山的公園派出所5公里爬坡。由於預料二車性能極為接近,為了減少誤差,每車各騎二次再把時間平均,第一次測時先騎2017,第二次先騎2011。
第一天測時,2017一出發速度即拉到20以上,此後掛上大盤一路衝至終點,途中較陡處速度還在18以上。2011出發的速度相當,同樣一路掛大盤猛踩,感覺肌力稍差,但迴轉較順(緩坡衝得更快),途中較陡處速度頻頻掉到18以下。第二天心想創下新紀錄,可惜風勢明顯,騎得相當吃力,二次都比前一天的速度還慢。倒是,2011二次測時只差2秒,2017只差4秒,這讓我感到有點意外。
測時之前的預期:2017不見得占上風,如果2011勝出,我也不致太過驚訝。還好,2017二次的成績都穩定勝過2011的最佳紀錄,新產品總算沒有漏氣,但車重少了0.4公斤左右,鐵定也有影響。實騎時間平均之後,二車差距是12秒,也就是說,若把2011比賽車換為2017新車,成績可望有1.56%的提升。
註:2017車架基本色是消光黑,上面再加藍色和螢光黃二色漆(底下還有白漆為底),把唐突的藍漆刮除,即露出平整的消光黑。若要用打磨去漆的方式,幾乎不可能成功,我是拿美工刀直接施工,去藍漆時免不了傷到黑漆的消光油,但也由於是消光,肉眼看不太出來。後來另編一組Farsports 38/38碳纖維板輪,重量減了98克,前叉上管再裁短3公分,又減23克,快拆螺帽改輕減8克,Shimano 25T改Sram 26T飛輪減了16克,定裝的比賽車重量為5.80公斤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