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人安排了一次環形路線:自霧鹿林道入山,翻越屯古嶺東南側幾條支稜,下大崙溪北支,再翻越支稜至伊加之番溪和伊加之番遺址,經伊加之番山接上中央山脈主脊,往北推進,從海諾南山東南稜離開主脊,穿越世場山西峰、世場山、屯古嶺,回到霧鹿林道。此行為探勘等級,路況普遍不佳,肅新安排了九天,我們實走八天完成,行程算是相當順利。

林道草木亂長,灌木裡藏著咬人貓,幾度被咬得哇哇叫。26K營地海拔2400公尺,卻有不少螞蟥,相當不尋常(以往螞蟥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上下)。預計第八天還要回到這裡紮營,心裡有點排斥;除了有水源之便,這裡的條件其實並不優。

01.JPG

從屯古嶺東側離開稜線,往西南斜切,穿越松林下的芒草與溝谷,先下至一個小鞍部。此去連番急降。前段在芒草叢中亂走,這種路況人容易跌倒,中段決定右轉接上一條小稜。順行小稜而下,路況比預期好很多,沿途甚多紅檜巨木,風景不俗!後段近溪,地形陡峭,腳下盡是近乎垂直的岩壁,我們開始搏命演出。小心降至支流(瀑布頂端),以為可接大溪,但落差實在太大,必須改變策略,於是分頭鑽進前方森林,還是碰到連續小型斷稜。獨自作業,先垂降大背包,人再拉繩滑落,費了一番手腳順利下溪,但損失了一條繩子(收不回來)。下至大崙溪北支,站在溪底回望,支流形成的蜈蚣瀑布(我取的名)竟然高達30公尺,再抬高望向來時山嶺,眼前壓迫感十足,是拔起一千公尺的高牆,行程才第二天,我們已經無法回頭。

第二晚紮營的感覺有點奇妙,我們好像非常深入山區,已經來到極為蠻荒的地方。看這路況,前途未卜,我們只能奮力一搏,發揮多年來累積的登山實力。傍晚升起營火,暖意散布開來,火光美麗而讓人受用,似乎給了二人額外的力量。

02.JPG

03.JPG

04.JPG

05.JPG

06.JPG

06-1.JPG

07.JPG

08.JPG

ABC_3112.JPG

此區檜木分布在海拔18002500公尺之間,這裡已經遠離林道,沒有受到砍伐之害。行進途中,發現檜木一棵一棵出現在眼前,巨大高挺而流線型的樹身,看起來極為療癒。

走在伊加之番溪畔,一時不察誤信GPS,距離顯示510公尺,我們決定往右偏,直攻上去,卻走了近二小時。途中穿越極品芒草坡,重裝的二人頻頻卡關又不得喘息,最後出動了手鋸與破壞剪,在微雨中奮力爬升,在近於力竭之際,總算來到拉馬達仙仙的舊居遺址。對肅新來說,雖然只是第三天,這趟行程已經成功!

09.JPG

10.JPG

11.JPG

12.JPG

13.JPG

颱風來襲,所幸影響不大(位置偏北),走近伊加之番山,天候明顯變差,兩人穿起雨衣和雨褲,全副武裝去找基點。下山地形依然混亂,標定鞍部營地卻無所獲,有點陷入困境。右方稜線高聳並有巨石阻擋,我們還是硬切上去,結果肅新撿到一支鹿角,我翻上稜線即見水池營地,真是神奇的地方!

15.JPG

14.JPG

隔天上行不久即抵主稜,但發現這段百岳路線竟也變得不好走,人在雨中爬山也不舒服。進入鐵杉林下亂石區,一抵大石洞,我就激動得無法自抑,畢竟已經十幾年了,一直心繫於此。先前由於身體健康敗壞,加上道路毀壞中斷,只能不斷遙對此地訴願。這次終於越過重重險阻,來到這裡補償原住民祖靈,實現我的承諾,完成多年以來的心願。走到第五天,對我來說,行程已經成功!

16.JPG

低鞍午餐後繼續沿著稜線走,遇到颱風尾激起的狂風暴雨,二人卻意外地氣定神靜,只是穩穩向前行。地貌變為草原,先是馬西巴秀水池區,隨後看天水池接連出現,約一小時就看到近百個,真的有點瘋狂!離開草原區,不再有水池,當晚住在森林營地,搭好帳篷後雨也停了,結果竟然缺水,晚餐和隔天早餐都無法準備,人生怎會如此?

早晨先拔營上攀,至一處草原窪地(共有四個水池)早餐,同時曬乾裝備。體能狀況一度不太正常,吃了早餐之後感覺有點改善,但爬坡施力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。順利翻越小關山,前方的北峰竟然更為難纏,所幸只是爬坡,路況沒有什麼問題(有問題的是水源)。過了小關北營地,開始尋找水源,路徑右下可見幾個水池,但我們不想耗費太多體力,於是繼續往前推進。山路穿越主稜東坡的草原,上方地勢呈淺鍋形,中央的山溝可能集水。山溝被較高的箭竹覆蓋,看不出什什麼,肅新走過之後,我伸長脖子探頭一看,竟是一池清澈的山泉!立即煮了湯麵好好吃一頓午餐,接著把水袋和水壺全部裝滿,往後一天的水都備齊了。

17.JPG

20.JPG

中央山脈主稜西側風起雲湧,猜想此時台灣西南部天候不佳,後來果然印證了。第六天傍晚,我們在海諾南山東南稜(營地展望良好),準備穿越世場山西峰、世場山、屯古嶺等三山,這條稜線海拔大致在2500公尺以上,我稱之為世場山橫斷。離開中央山脈主稜,即踏上尾程回家的路,但每個山頭都不容易對付,見到一個鞍部,往往實際要穿越三個,但沒有甚麼危險地形,我們就一路默默克服所有狀況。

24.JPG

紮營在屯古嶺西側的岩池鞍部,幾個水池不是泥巴色就是黑水塘,都讓人不敢恭維。肅新勤快沿著凹谷下行,不久即取到溪水,還帶回一隻螞蟥。夜裡滿天星斗,翌晨卻落水不停,我們遇到第一個早晨下雨的狀況,還是必須拔營翻過山頭下至霧鹿林道。結算起來,第八天早晨5:10起床,回到家裡已經是22:10

 

路況概述

這次把家裡剩餘的路條出清,走八天回到林道剛好用掉最後一條,全程總計綁了二百條左右。路條借用桃園長青的舊款,應該已經存放20年左右,舊歸舊,還是發揮了剩餘的價值。

路況方面,除了最前段林道與屯古嶺,全程大致沒有路跡,路條也極稀少,地形地物阻礙很多,稜線交纏變化,必須倚賴GPS定位。此行下溪四次,每次都是不小挑戰,下降大崙溪北支的地形尤其令人驚懼。

第一天從霧鹿林道12.8K起步,一直上行到24K路況算是穩定,此去緩降並經過幾處崩塌,26K營地附近有溪流水源(海拔約2400公尺)。第二天上攀到屯古嶺東側稜線(2600),往西南斜切下降,到小鞍部(2500)後開始在芒草叢裡陡降,中段接上右側小稜,相當好走,直到近溪。下溪前先往右偏,先越過瀑布上方的支流,再從森林坡地降至溪谷,需要用到繩索。過大崙溪北支(1550)後,上至坡地沿著溪谷下游前進,途中越過幾處小崩谷,到小溪處可以紮營(1600)

18.JPG

19.JPG

21.JPG

第三天先順著等高線前進,接著抓方向往上攀登,越過森林和崩地,從檜木區的稜線往下斜切。降至一條小溪,接著走在溪谷右側,不久翻上河階的森林,接近匯流口,右轉順著伊加之番溪的方向前進,林間路況良好。右轉後走約半小時,抓方向上切,前往伊加之番遺址。從遺址繼續往前推進,可下至伊加之番溪支流,溪畔巨石林立,景觀壯闊。

第四天離溪走在右岸,近匯流口接上稜線,開始往上攀登,估計海拔需要上升一千公尺。中段下至凹谷,繞經一棵大檜木,後面地形相當複雜,幾條小稜交纏,必須變換路線好幾次。近伊加之番山,地勢變緩,但山頂藏在林中,不易找到。過山頂後地形有點混亂,稜線走向讓人看不清楚,稜線變陡處,藏著一個黑水池塘,勉強可以紮營。第五天上行不久即抵主稜,接上百岳路線,但因封山多年,路況已經壞到必須靠路條指引的程度。過雲水前後的草原區,進入森林的空地紮營。第六天出發不久再入草原區,先翻越小關山,再戰小關山北峰,後者似乎比較難纏。過小關北營地陡降,此後穿越針藺區,走在主稜東側坡地,接近海諾南山,可見東側一條稜線拉出,其上有幾個明顯山頭。

 

22.JPG

23.JPG

25.JPG

第七天循著這條稜線下行,看起來地形還算單純,實走卻相當複雜,有好幾次必須變換小稜,才能抓對方向。世場山西峰有二個山頭相連,循著稜線無法直上,而是在右側攀爬陡升,最後從二個山頭之間的缺口上去。西峰之後是緩降的局面,但地形依然多變,過松林下的水池,此去經過幾個小鞍部,最後來到多巨石的水池區,我稱為岩池鞍部。第八天離開鞍部開始上攀,約二小時至屯古嶺的基點,此去路條變多,路基相對明顯一些,可見林道到屯古嶺是最多人走的路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uc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