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量化快速登山早已在計畫中,但這次其實還不算,只因從外地直接上山(糧食只能簡單準備),身體帶傷尚未復原(不能背太重),夥伴早我二天上山(修車造成拖延),加總起來,這次提早實行了輕量化快速登山的方式。
所有裝備齊全,包含三人雪地帳,加上一機三鏡,還有行進水,我的大背包只有14公斤,自開始爬高山以來,這是前所未有的輕量。借來的Granite Gear大背包很輕,原本就是為了快速往返山區,主要是想用來拍攝拖鞋蘭。
為了拖鞋蘭上山,結果一張也沒拍到,但我並未空手而歸,高山的狀況真的無法預測。此行共三人,原本安排7~10天的拍照行程,最後只在南湖住二晚,大家竟然爭相收拾離開。
一早從花蓮富源開車出門,過蘇花公路,至羅東轉往牛鬥,到勝光停好車,整裝完畢已經超過八點。第一天順順爬山,途中遇到不少下山的人,幾人問我要走到哪裡,其實都可以,時間夠晚就紮營了。在雲稜煮麵吃午餐,接著努力爬上審馬陣,到北山之前感覺雙腿無力。預計傍晚六點多可到圈谷,但我沒戴手錶,只是埋頭一直往前走。終於抵達圈谷邊緣,下行不久即喊到隊友,三人會合歡聚,時間竟然才五點左右。
在圈谷的第二個早晨,用餐之前先去散步,肩膀直接掛著相機,往南湖大山前進。這應是我在南湖唯一的拍照機會,打算先上山頂,回頭再找拖鞋蘭。一如預期,山頂附近尚有玉山杜鵑花叢,利用晨光拍了幾個場景,搭配遠處的中央尖山和近處的裸岩。
回程決定走一條新路,從山頂東南側亂石坡直接往下降落,一邊拍照一邊下山。尋找適合下切的地方,穿越多刺的灌叢,轉過岩壁邊角,一下至碎石坡,即已確定此路可行。至此拍已到一個階段,準備去找拖鞋蘭,但相機竟然出現問題,不得已,只能提早返回營地。
氣候長期變遷造成山區生態貧瘠化,野生花草的狀況一洩千里,除了拖鞋蘭,其他花況也是普遍極差,看了讓人感覺欲哭無淚。前幾年拖鞋蘭的狀況還不錯,可惜我錯過了,今年僅存的一些拖鞋蘭被水鹿大肆啃食,顯然,我來的時間已經太遲了。
南湖雖是寶山,1993年以來不斷進出,我厭倦了嗎?第一夜在南湖,睡夢中產生強烈的排斥感,這條山路起起落落,落差極大,又臭又長,真的不想再來了。南湖山區確實給我很多回憶,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往事片段,但環境已非,景觀衰敗,真的讓人提不起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