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論
板輪空氣動力(抗風阻)效應較佳,且板高可以儲存較多動能,二項優點的前提是要踩得動。換句話說,腿力不夠的騎士,其實無法從板輪得到什麼優勢。
P1100849

Easton胖胖框板輪(高55mm)號稱抗風阻效果優良,可比傳統板輪和低框爬坡輪跑得快。公告的數據是:平路時速40km連續一小時,時間比傳統板輪快14秒,比低框爬坡輪快60秒以上。這產生了各種不同的解讀。

這組Easton板輪價位5.5萬元,對照的低框爬坡輪造價可能只有0.5萬元,就懸殊的價位來看,板輪的表現並不突出。對選手來說,這樣的差距還算是明顯,尤其力拼名次時,當然要選擇性能較好的輪組。對一般人來說,在輪組剛性足夠的情況下,最有感的還是後輪的驅動重量(輪框+輪胎),而要能現出板輪優勢,騎士本身應有一定的條件。

不少人認為:選手時速40km連續一小時,二種輪組差距60秒,一般人來騎,差距可能更小。其實,選手時速若僅30km,差距才會更小。對腿力強的選手來說,輪組的差異本就不大,反倒對一般人來說,輪組的差異才大,但最有感的是後輪驅動重量。所以,在踩得動的前提下,一般人騎板輪比低框爬坡輪,平路飆速可有較大的提升,若板輪較輕,爬坡的表現也會較好。

實測
在北投練車有理想路線,尤其山路就在旁邊,方便得很。從住家到惇敘2.7公里,爬升高度約120公尺,算是我的熱身路段,從惇敘到陽明山公園派出所5公里,爬升高度約200公尺,可以進行測時。

公路車搭爬坡用的鋁合金輪組,2014年三月初計時一次,時間18:30,途中最高時速是27公里。編好碳纖維板輪,理論上應會提升戰力,卻一直還沒測試新輪威力,其實我打算爬坡和平路分開測試。
陽明山 (93).JPG
陽明山訓練 (21).JPG

在數據方面,統計後輪驅動重量,即輪框+襯帶+內胎+外胎的總合。先算爬坡用的鋁合金後輪,得到的數據是670克,再算38mm碳纖維板輪的後輪驅動重量,得到的數據是510克,50mm後輪的驅動重量是550克。理論上,鋁合金與碳纖維輪組應該頗有差距,實際狀況如何,騎了才知道。

碳纖維板輪(前38mm後38mm)第一次測試5公里山路,由於前一天剛與車友競速,雙腿休息不夠,乳酸尚未排除,當天騎上坡沒多久,大腿即感覺有點酸軟。上至惇敘熱身之後,真正測時開始,踩踏衝出,才過三百多公尺,大腿再次酸軟,於是調整騎法,設法適度分配體力。半公里之後路況平緩,時速一路維持在20公里以上,極速28.5公里。三公里處坡度較大,檔位變至最輕,還是騎得相當吃力。經過比較平緩的一段,最後一公里又是連續陡升,只能咬牙苦撐,還好時速一直維持在14公里,並未再往下掉。抵達終點看碼表,時間是17:03,果然明顯超越先前的成績,算起來差距是7.8%。

經過一段復健期,中間經歷單車和跑步比賽各一次,腿力到底有無進步?時間相隔一個月,再次測試。讓身體有了足夠休息之後,同樣惇敘到公園派出所5公里上坡,先騎鋁合金輪組,時間進步到17:07(極速30.5公里),稍後再騎前38mm後38mm碳纖維板輪,時間是16:15(極速32.4公里)。這次感覺腿力正常,反倒二組輪子的差距變小了,算起來差距僅5.0%。
東進 (78)

在輪組剛性夠強的前提下,後輪驅動重量對上坡路段影響頗大,平路就不見得,除了重量這項,影響因素還包括:輪框破風性、輪子貫性、踩踏騎法等。到底碳纖維板輪在平路的效能如何,其優勢是否比上坡路段明顯,以下來看測試。

這一天有點風,在社子半島的自行車道進行平路測試,原路往返共17.6公里。前38mm後50mm碳纖維板輪先跑一次,測得時間33:33,極速37.5公里,均速31.5公里。鋁合金輪組再騎一趟,極速達到41.7公里,感覺會破紀錄,全程均速卻只有30.8公里,騎乘時間34:19。

試輪後的感想:上坡方面,在腿力稍嫌不足的情況下,碳纖維板輪讓我依然騎到一定的速度且容易維持,而在腿力較強的情況下,二種輪組的差距反而比較小,碳纖維板輪可能要更長的坡才能拉出優勢;平路緩坡方面,二組輪子差距不大,僅有2.2%。

二組輪子的後輪驅動重量差距不小,在上坡時,輕的後輪鐵定可以拉高極速和均速,騎平路緩坡時則不然。根據實測,較重的鋁合金輪組極速較高,低速也較低,也就是說,全程速度的起落較大。相比之下,較輕的碳纖維板輪極速雖不突出,卻也不會掉到太低速,也就是說,全程速度相對穩定,平均速度勝出無疑,且會隨著騎乘距離和時間變長而增加優勢。

10268556_243063502563083_1487550460147288114_n.jpg
--------------------照片出處: 慢半拍-Manbanpaiclub FB

比賽
四月下旬參加宜蘭單車活動,第一次搬出管胎板輪實戰。這場騎乘距離100.7公里,總爬升320公尺,算是稍有坡度的路線。出發離開頭城會場,隨即騎上濱海公路,南下稍微順風,算是相當好騎。一路跟著集團,騎約35公里過三星是長緩上坡,往天送埤途中我落出集團,還好泰雅大橋之後是山路,暫時自己奮鬥無妨。山路幾處爬坡距離都不長,算是輕騎過關,轉過牛鬥橋,開始與零星車友較量,由於是緩降的局面,速度保持得不錯。過長埤是最後的陡坡,雙腿集力,埋頭踩踏,奮力前進,在最高點之前竟然追過二人。運氣不錯,到了天送埤的直路又跟上集團,讓我像吃了定心丸。集團分分合合,大致保持一定的人數,速度相當穩定;此去已經沒有上坡,所以我一直跟得很好。回到濱海公路,集團速度頻頻拉高,我都用力黏上去。這樣,儘管稍感吃力,還是讓我跟到了會場終點,轉個彎滑進拱門。完騎證書立刻拿到了,晶片時間是2:58:17,均速達到33.8,算是空前漂亮的成績,這組輪子果然威力十足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uc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