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尋找輪組,低價位就看國產的普及輪組,高價位可買國外大廠的新科技產品〔註1〕,中間地帶則可說是手編輪的天下。就公路車輪來說,手編輪的價位概在五千到二萬元之間。選擇手編產品,不必花大錢,即可望擁有性能良好而輕量的輪組。相對的,即使花了大錢(二萬元以上),也不見得有相應的效能。
RR (4)

輪組的重量只是客觀數據,跟性能並無絕對相關。關於輪組重量,數據有待進一步解讀:前後輪重量的比例各多少?知道一輪的重量後,還要看框重多少?框高多少?框重占輪重的比例多少?

早期編輪一味追求輕量,雖然不至於編出太差的輪子,總是不免忽略了其他重點。後來瞭解剛性最為重要,使用的鋼絲數量變多了,輪子甚至一度越編越重,至少開始使用較高的框(較高的框通常較重)。
RR (2)

編輪理當量身訂製,看騎士的條件(體重、腿力、騎法etc.),再來選擇適合的材料與編法。如果騎士屬於重量級,當然要用堅硬的框,而32支鋼絲3交叉還是最強固最可靠的,輪組重量也還可以接受。

慣性與框高其實沒有關係,那麼,輪子的慣性來自哪裡?就是重量而已。也就是說,越重的框慣性越好。如果踩得動,重的輪子反而變成優勢,因為重量直接轉為慣性了。所以,應該根據腿力的強弱,來選擇適當重量的輪圈。
RR (5)

框高的優點在於空氣力學,也就是破風效果較佳。高框強度夠,重量分布也比較理想。同樣450公克的二種框,一種框高24公釐,另一種框高30公釐,分別用一樣的花鼓和鋼絲編成輪子,騎乘效率勢必不同。

坊間公路車前輪常編為放射狀,這種編法並沒有什麼優勢,舒適度比起交叉編法也差了一些。後輪非傳動側編為放射狀,當然是為了平衡兩側的鋼絲張力,但放射編法無助於側向剛性,傳動效率也有待檢驗。不管前輪還是後輪,使用放射編法的前提是花鼓提供此項支援。

如何降低風阻?減少鋼絲不是好辦法,因為會影響剛性。縮短鋼絲是另一個辦法,只要使用高框即可。使用扁鋼絲亦是不錯的點子,當然編輪時要多費一些工夫。
RR (3)

一級扁鋼絲價位頗高,像中南424的單價是DT雙抽鋼絲的二倍以上(前提是使用相同的鋁頭)。若要實際效益,前輪可用扁鋼絲,後輪則用DT雙抽來編。至於鋁頭,不見得要用DT(單價太高),中南的鋁頭就很可靠了。

總結鋼絲的特性:小輪徑使用單抽即可,具有彈性(延展性)的雙抽鋼絲用途最廣,越野車下坡車適用三抽鋼絲,體重超群者也適用三抽鋼絲編的輪子。扁鋼絲用於前輪的好處是破風性佳,用於後輪就不見得吃香,至少非傳動側用扁鋼絲時,側向剛性會差一些。
RR (7)

後輪首重剛性,有些輪圈(例如Kinlin XR-200)不宜編為後輪,即使用到28或32支也無明顯助益,而很強的輪圈才可用較少鋼絲(例如24支)。原則上,如果鋼絲夠多,用細的鋼絲就沒有問題。花鼓孔數(鋼絲數量)與編法息息相關,我最喜歡用28孔的後花鼓,兩側編法不同〔註2〕,有助於拉近兩側的鋼絲張力。
RR (1)
非傳動側
RR (8)
傳動側

若用第一級輪圈,前後輪圈相同似乎是必然的。不過,我的做法常是前後框高不同:爬坡輪用前22後25公釐的輪圈,全能輪用前24後30公釐的輪圈,鋁合金板輪用前30後41公釐的輪圈。
RR (6)

比較挑剔的說法,輪組全能等於全不能,也有點道理啦,就像攝影使用一顆鏡頭涵蓋所有焦段,結果可能是一無是處。對單車騎士來說,二組輪子大致可以涵蓋全部的需求,一組是山路爬坡用(輕巧省力),另一組是平路與緩坡用(空氣動力較佳)。

對材料的深入瞭解,有助於編出好輪,必須一再去探究,不斷進行實驗(實地騎乘)。編輪者若本身不騎公路車,總是一處明顯的弱點。編輪者必須持續練功,永無止境地追求卓越,針對不同材料試著找出最適合的編法。

我的手編輪有何要求:首先,輪圈、鋼絲、鎖頭、花鼓配置妥善;其次,用料實在,價錢盡量壓低;當然,編法要正確,品質也要紮實;最後,成品剛性第一,而且兼顧輕量。

〔註1〕國產輪組二千元左右就不錯了,第一級的廠輪通常在三萬元以上。
〔註2〕右側三交叉左側二交叉,左側穿孔方式稍有變化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uc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