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很多事會有潛在危險性,攀登高山當然是其中之一,而平時開車也是,但有危險就放棄是說不過去的,要看做這種事值不值得冒一點險。

縱觀社會各階層人士,願意來爬山吃苦的人本來就不多,幾乎可以說登山者都是志同道合的,尤其是攀爬高山的伙伴。在現代社會中,爬山人的想法往往與眾不同,至少都很渴望有較長的時間,暫時拋下一切上山去享受純粹的生活。在充滿空污和廢水的都市生活久了,到高山純潔之境當然會被淨化,而習慣山區氣息的人到了野外,頓時就會感覺身心自在愉悅。

剛接觸高山時,很有必要跟著團隊,往後如果已有不錯的能力,自己組隊是比較理想的方式,花費也節省很多。走訪百岳路線,最好是有一些同黨,彼此合得來,心裡單純想要爬山。自己組隊爬山,在許多方面比跟團理想,主要是個人實力會有明顯的進步。若能抓住登山活動的精華,逐漸從生手變為老手,即可獨立作業了。


參加人數較多的隊伍,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登山者與登山生態,回過頭來,能夠瞭解人少爬山的好處和壞處。爬山隊伍人少有好處:事做得多就學得多,行程彈性較大,糧食很好準備,時間容易掌握,但先決條件是彼此合得來。爬山過程中最大困難並非實地攀登,而是天候的因素,還有行前各種干涉,這一切我點滴在心頭。
白石池1

習慣一個人活動,獨行的人若不覺得自己孤單,那就一點都不可憐,當然,有伴一起出門還是最好的情況。獨自去爬山,遇到狀況時必須自己設法克服,不能盼望誰來幫忙。獨攀之時,心裡往往想到很多事情,所以必須設法擺平各種各樣的情緒,才不致亂成一團。在高山很少與山下聯絡,習慣獨自活動的氣氛,這樣做什麼都覺得安心。


自認對山的感情頗深,爬山也相當用心,期待能夠深入山區,長時間與山交往,讓自己逐漸成為道地的登山者。近年斷續在寫稿,其中一篇題為「登山之道」,述及登山的方式,還有登山者的心態,可能需要頗長時間才能完成。


高山第一趟行程往往印象最深,感受也極多,往後再訪,心境就變得不太一樣了。有人說登山是會上癮的,而對大部分人來說,縱走路線最容易造成這種結果。安排登山行程,其實天氣因素還是最重要的,只要幾次活動成功,就會覺得經驗很棒了。在高山活動中,長程縱走最為珍貴,今年到目前為止也僅一次,當然要慎重其事。


時下一般人攀登高山,大致是在衝百岳,但登山應該看到聽到感到更多,行程安排方式就很重要。高山行程理當有所堅持,攻百岳固然重要,我很注重登山的過程,所以時間不應太趕。爬高山所需時間較長,相對之下,登山機會難得,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如此;急忙走過豐美的山區,對於山野與四季景觀視若無睹,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。

爬山的時候,行進途中若想到或看到什麼,習慣找個地方停下來,拿筆記在本子裡,下山以後再好好整理發揮。記錄心得時,重點不是多寫,而是內心要有感受。辛苦上山不僅是為了看風景,這很難說得明白,我想,台灣高山不只是給人欣賞的,而是要去感受體驗的。


太陽雖然猛烈,晴天還是比雨霧籠罩好太多了,我的爬山箴言是:「太陽出來吧!我們寧可曬傷。」

颱風季節已至,登山行程變得更難掌握,記得去年七月排了三個高山活動,結果一次也沒走成。夏季登山真是不容易,每年都是這樣,去年行程耽誤尤其嚴重。如果能夠嵌進空檔,在颱風之間的幾天爬山,收穫可能特別豐富。


下雨天也喜歡往山上跑,特別是像陽明山這種環境友善的地方,因為此時山巒最有靈氣,山區步道也比平時安靜而有味道。記得有一次梅雨季獨自去八通關,雖然幾天無法拍照賞景,對山的感受卻極深,高山風雨的魅力真是非同小可!

冬季造訪高山是不錯的選擇,碰到雲海的機會頗大,但陰雨天會造成極端結果,碰到下雪是最幸運的,但若下雨就有苦頭吃了。至於高山的溫度,實在跟平地差很多,我當初高山爬了好幾年,才能夠逐漸習慣而自在活動。


舊曆過年期間去爬高山,這些人屬於山癡一類,通常不是結婚很多年的人,就是沒結婚的人。到目前為止,我也還沒有辦法在山上跨年,頂多是大年初三往高山跑,過年不在家裡很難交待。


平時較常爬高山,有些山友就以為我會看不起小山行程,其實各種海拔的山區我都喜歡,攀岩、溯溪、雪登、健行也都有興趣。爬山可說是極具深度與廣度的活動,值得讓人全心全力投入其中。


每個人享受生活的方式不同,我從不請挑夫(以後或有可能),也不乘直昇機上山,靠自己雙腿跋涉,雖然累一點,爬山的感受強度較夠,這是可貴的地方。

其實不必迷信登山裝備,個人的體能、判斷、應變更為重要。二十年前登山者的背包都是鋁架式,Gore-tex布料尚未問世,雨衣就是騎摩托車那一套,膨膨的毛衣最保暖,這些簡單的裝備就足以讓人叱吒百岳山林了。


去年,鄰居和我在網路上買了幾次照相器材,輪流花錢,作家朋友在週刊上寫了一篇「攝影師與畫家的軍備競賽」,內容有點好笑,沒想到,現在我又捲入一場登山裝備競賽,看起來還是多去爬山才好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uc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