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寒冷的時候,正是登山的旺季,來自各地的山友結伙前往大雪山區,預計從西稜爬上雪山主峰,然後取道西南稜(即大小劍)下山,完成一次穿越雪山地壘的活動。入山的二三○林道沿途多處崩塌,不得已重裝步行全程(約28.5公里),耗去不少時間。然而,林道兩旁野花開放,大地富於各種顏色,途中也見識了紅榨楓之美,未嘗不是一種意外的收穫。
A (10).jpg

里程14.5K的工寮已經有點傾斜,屋內還是相當舒適,我們在此度過溫馨的第一晚。第二天陽光普照,循著林道穿越連綿的芒花叢,踩著枯枝落葉前進,在26K登山口隊伍暫時一分為二,幾個人前去尋找大雪山的紅檜巨木,其餘隊員輕裝往返中雪山,傍晚則在28K工寮會合。
A (1).jpg

A (12).jpg

翌日清晨,從大雪山登山口取水上行,一路沿著陡坡爬升,植被依次為灌叢、芒草、鐵杉,最後則是高大箭竹。在山坳暫停休息之後,循著乾溝上攀,幾度翻越粗大的倒木,不久進入冷杉林,上方出現矮箭竹坡,費力爬上主稜,還是陡升的局面,幾乎沒有喘息的餘地,這半天還真是累人!
匹匹達2

翻越起伏的稜脈,午後不知不覺到了匹匹達草原,在藍天白雲之下,眼前霍然開闊,腳下營地廣平。四周視野良好:白姑山列橫陳,後方為玉山和秀姑巒山,西方可見幾座中級名山,包括加里山、樂山、榛山等。大雪山近在眼前,此去約半小時可以登頂;我們當務之急不是登頂,而是降下山谷取水。

大雪山附近有西稜的盛大景致,這片草原從匹匹達直連至大雪北,我們慎重看待,所以,一大早天未亮就已經重裝上至大雪山頂。扛著腳架和相機就定位,清晨日出果然精彩,紅光滿坡,老郭和我專心拍照,快門按個不停。
2916.jpg

奇峻山腰有相當穩定的水源,但因天旱已久,這一次真的乾涸了。過水源後五分鐘,山肩有一處平台營地,可搭四人帳篷3頂,而頭鷹山頂附近也有避風的營地,範圍不小,這些都可能是往後攝影行程的據點。

奇峻與頭鷹雙峰形成西稜的高台,海拔超過3,500公尺,腰部則有林業調查道通過。從頭鷹山下行,約5分鐘至大崩壁邊緣,只見地裂景象駭人,小丘上挺立的樹木岌岌可危。垂直下降300公尺左右至調查道,調查道看似平緩,其實路況不佳,對我們來說有苦頭要吃。沿途高密箭竹擋道,竹桿歪斜傾倒,行進時應特別注意保護眼睛。
2910.jpg

與先前的情況一樣,弓水山腰的水源也枯竭了,我們只好開拔至大南山西鞍。傍晚碎雲滿天,卻無法上弓水山拍照,老郭直呼可惜。大南山工寮僅剩鐵片一張,躺在道旁斜坡上,讓人幾乎注意不到。
2863.jpg

火石山舊登山口有穩定而清澈的活水源,比新登山口的小池水源理想,我們取足一天半的用水,才繼續前進。山徑呈之字形上升,越嶺後不久抵達新登山口,有一片亂石坡和一棵大倒木,倒木下方是寬平的營地,但我們不駐紮在此,而打算重裝到山頂。攀登火石山大致需一小時以上,先穿越森林,途經大片草原,可以眺望遠近山群,坡地上幾顆冷杉樹姿相當迷人,配上藍天白雲,景致頗為特出。在森林山頭後方不遠處,火燒的岩壁宛如火石山頂的註冊商標。山頂展望確保不錯,能安、玉山、白姑、秀姑巒盡收眼底,眼前為頭鷹和奇峻,聖稜以至大劍一線排開,傍晚時分,伙伴一起遠眺鵝公髻山和新竹夜景。
A (15).jpg

火石山1

在火石山前後的調查道上,漂亮的鐵杉樹形吸引人的目光,行進中常不自覺停下腳步。在漫長的箭竹陣之外,亂石坡地顯得開闊,而且氣氛靜謐宜人,真是休息的好地方。越過志樂溪的乾溝,出森林後開始陡上,博可爾草原上空雲朵飛動,我們停在高點展望頭頂的聖稜。

陡上鑽入森林,穿過冷杉、刺柏、箭竹共同結成的陣仗,約一小時後,箭竹戲劇性地消失,下翠池在圓柏林間悄然出現。走過玉山圓柏的大片森林,發現翠池意外有水,品質又好,發現竟日背水是多餘的,老郭決定再走一段路。老郭與我在斜坡上等待日落,晚霞果然精彩,沒有讓人失望。眾人在林中疊石鋪地砍箭竹,勉強搭起帳篷,夜裡下了一場細雪,成為在帳外露宿幾人的考驗。
A (5).jpg

A (7).jpg

隔日轉為陰霾的天氣,北方強風帶來寒意,全隊努力攀爬亂石坡,登頂後即匆匆離開大劍山。雲霧長時間籠罩,油婆蘭草原風大,回想起來有點悶,因為我還不曾看到霧散的草原真面目。紮營在油婆蘭草原,其餘隊員輕裝前往小劍山,老郭與我在此苦苦等待,第二天傍晚,終於雲開霧散,斜光映照山景,讓我們看得大呼過癮。
A (14).jpg

A (6).jpg

A (13).jpg

西稜大小劍全程為水所苦,無法依照原本計畫住到弓水山頂,這是比較可惜的事。不過,本隊運氣還算不錯,因為途中遇上二次鋒面過境,行程並沒有受到嚴重的影響。離開油婆蘭草原,陡下至中海拔地區,坡地上的楓葉已經大舉變色,滿樹金黃色的葉片,幾番停步留影,到防火巷底部的登山口還拍照不停,這真是攝影人的幸福!
B1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ucy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